![]() |
新闻动态 |
高级翻译学院“海棠译坛”系列学术讲座之“解码ChatGPT” -- 王立非教授畅谈ChatGPT与外语及翻译教育改革
|
||||
|
||||
2023年,高级翻译学院开启“海棠译坛”系列学术讲座。第一个板块将邀请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OPENAI自然语言处理平台引起的语言读写译领域的革命,以及ChatGPT掀起的讨论进行剖析和交流。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、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王立非教授担任首场讲座主讲嘉宾,针对ChatGPT对语言行业的冲击以及高校外语与翻译教育改革分享观点。讲座由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姜钰主持。 姜钰首先介绍了讲座嘉宾王立非教授以及“海棠译坛”系列讲座的初衷、理念与规划。系列讲座旨在拓展师生视野、提高师生学术敏感度以及推动学科建设;系列讲座以“解码ChatGPT”作为起点,紧跟时代步伐,追踪社会热点,聚焦行业前沿。 王立非教授在讲座中开宗明义,提出了翻译教育应从重视“翻译专家”培养转向同等重视“翻译企业家”培养等五个核心观点,并介绍了ChatGPT对于外语与翻译教育的冲击与应对方法。他认为ChatGPT冲击了教师作为“知识权威”的地位,这就对新时代的外语、翻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首先要拥抱改变,让ChatGPT为我所用。国内的语言服务业、科技行业要加紧研发属于中国的自然语言处理平台,让其更具有中文特色。教师与学生要提高思考力和提问能力,要更加善于思考,不和机器比勤奋,只与智能拼思考。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国情,王立非教授还分享了他对中国式翻译教育的现代化目标、方向与道路的认识。最后,王立非教授就如何实现五个核心观点提出了提升语言服务价值、重视语言服务伦理、赋能语言服务产业发展、借力国家发展政策等发展建议。同时指出,要应对挑战,变革在所难免,这就要求我们在“翻译企业家”精神培养、培育出口型语言服务企业和人才等方面发力,推动国内语言服务行业转型升级。 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助理朱珊总结了讲座内容,并引导参与讲座的师生提问。互动问题包括国外的翻译专业硕士发展现状、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等,王立非教授悉数予以解答。整场讲座氛围融洽,师生参与度高,讲座效果反响强烈,参与师生纷纷表示思路和眼界得到了拓展和开阔。 |
||||